引智协同,聚力更新|建纬陈思斯律师受邀分享《深圳城市更新项目搬迁补偿协议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21-11-24
11月17日,深圳市城市更新协会召开深圳市城市更新行业研究中心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由协会秘书长刘芳主持,执行会长周旭,研究中心主任、卓越集团助理总裁胡伟平,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胡秀华,本所合伙人陈思斯律师等十多位研究专家应邀出席。
左起:周旭会长、刘芳秘书长
会议由刘芳秘书长主持,周旭会长致开场辞,寄语研究中心集思广益,献智政府,赋能行业,在深圳城市更新进入深水区的当下,真正发挥专业才智,展现多维度研究力量,助力深圳城市更新破局创新。
左起:胡伟平主任、胡秀华执行主任
随后,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胡秀华介绍了中心成立背景、历程,期望未来团结多方力量,将中心逐步打造成为具有强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政策研究中心、行业交流平台、对接服务窗口。
胡伟平主任则结合多个行业重磅政策出台背景,深入分析了行业发声、建言献策的重要性,并着重介绍了研究中心核心业务范围和未来工作开展思路。
工作重心
1.政策建言。针对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痛点难点共性问题,整合多方技术优势,开展深度研究并形成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2.专项调查。针对会员提出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确有必要的,开展行业专项调查,收集具体案例、具体问题及解决建议,形成专项调查意见和建议提交给相关主管领导和政府部门。
3.课题研究。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探索以协会把关、专家支持、企业联动的形式,开展深度课题研究,并公开发布研究成果。
4.行业交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加强与国内外城市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科研院校、专业机构及企业等同行业的交流互动,实现视野开拓、城市进入、资源链接、理念推广等多重目标。
5.专项服务。发挥协会行业研究中心多方专业资源优势,承接企业或政府相关课题委托或专项咨询服务。
接着,会议采取“自愿报名 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了许亚萍、罗玉雯、陈思斯律师三位研究中心副主任。随后,首批12位研究员逐一介绍自身履历,就城市更新行动、深圳更新条例配套、防止大拆大建等热点趋势发表见解,并表达对研究中心工作开展的期待。
陈思斯律师作主题分享
最后,新任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所合伙人、深圳市华勤城市更新研究院理事、东莞城市更新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思斯律师围绕最新发布的《深圳城市更新项目搬迁补偿协议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作主题分享。陈思斯律师就示范文本中被搬迁物业的基本情况、物业权利人身份确认、物业搬迁补偿方式及标准、预告登记、回迁选房等重点条款作出专业解读,并从《更新条例》等法规政策落实及实务操作难点两个角度展开深度分析。
此外,陈思斯律师还就“示范文本是否强制适用”与“条例出台前签署的搬补协议如何备案”两大实操问题与在座专家进行探讨。陈思斯律师认为,示范文本并非全部强制适用,除《更新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内容不能突破外,示范文本其余条款均可结合项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市场主体与被搬迁人在《更新条例》出台前签署的搬迁补偿协议,部分条款如不符合《更新条例》强制性要求的能否进行备案”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从“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出发,不应当以市场主体与被搬迁人在《更新条例》出台前签署的搬迁补偿协议违反《更新条例》强制性要求而不予备案。同时应明确后续究竟以“签约日期”还是“备案日期”作为区分搬迁补偿协议备案适用要求的节点,否则实务中被搬迁人可能会要求按照《更新条例》规定重新签署搬迁补偿协议,再次给市场主体“拆迁难”加码,造成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不利于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推进。
未来,深圳市城市更新协会行业研究中心将全面整合并发挥业内知名研究机构专业力量、相关商协会平台友好合作、广大会员单位项目实操经验和协会专家团队资源等多方优势,聚焦深圳城市更新行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通过行业调研、专题研讨、课题开展等多种形式,结合市场实际,深入研究政策,建立政企协常态化沟通反馈机制,推动深圳城市更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为将深圳更新经验推向湾区乃至全国形成专业、系统合力。为此也欢迎广大有志于城市更新研究领域的各界精英踊跃报名,加入深圳市城市更新研究中心,持续为城市更新注入专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