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倩明博士受邀参加“读懂中国” 国际会议平行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12-06
12月3日,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刘兴华主持了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实践”平行研讨会。华勤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建纬(深圳)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贺倩明博士受邀出席会议。本次研讨会还邀请到了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薛晓峰、于欣伟,新加坡前总理、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广东省国资委主任李成,英国工党影阁财政部发言人、议会上院议员戴维森勋爵,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等十余位中外嘉宾共同参与。
研讨期间,与会嘉宾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意义、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具体实践以及如何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实现湾区发展动力转换,全面提升粤港澳湾区的全球创新竞争力等议题分享相关经验。会上,贺倩明博士从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义、法治与经济的关系、体系建设的重点等方面阐述了他的独到观点。他认为,高标准市场体系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建立一套稳定透明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规则体系,有公平公正的司法和执法环境、有可预期的产权保护机制”。接着,他提及在12月1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湾区城市发展指数》报告会上,由国创会智慧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发布的《大湾区城市营商环境法治指数报告》,紧扣立法、行政、司法、守法等34项分解指标,使用超过30000条数据从全方位多角度论证得出城市的营商环境法治指数与经济发展状况是正相关的。因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最重要的是用法治手段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用法治思维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高标准的制度体系、高水平的市场监管和司法保障队伍、高技术支撑的基础科研系统为三大抓手,来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最后,贺倩明博士总结道:“法治是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基石”。他建议,未来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建立符合国际规则与湾区特色的立法体系;同时深化应用数字技术,建立智慧、高效、透明、公平的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体系;最后还要加大法治资源保障力度,从法治人才供给、市场主体法治意识培育、执法、司法和和律师权益保障等多维度提高法治能力。以法治促进和保障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