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参与房企重整投资的现状探索(一)——行业以及政策现状
发布时间:2024-07-17
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房企流动性风险愈加显现。2023年11月以来,人民法院在半年内分别裁定受理了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境内上市房企重整案件,根据公开信息,盈新资管、平安资管、长城资管等多家AMC已经或者有意作为重整投资人参与两家房企纾困。目前,基于国家政策支持及市场激励,AMC除通过市场化方式对房企进行债务或业务重组外,也逐步加快以各种方式参与房企重整投资,并在化解房企债权债务危机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行业现状:房企存续与破产纾困总体情况
历经数十年发展,我国现存房企数量较多,范围涵盖单体项目房企、区域性中小房企、全国性大型房企等。在整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资金紧张、开发停滞等经营困境也已逐步从中小房企扩展至大型房企。 (一)房企存续情况 2024年4月10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会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收录的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等级信息,或拥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信息可以证明其实际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企业共计14.03万家,其中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南四个省份的开发企业数量均超过8,000家以上。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2023年下半年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显示,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房企共有99家。截至2024年4月23日,在深交所公开交易的房地产业股票共计48支(包括2支B股股票),上市房企共计46家,市价总值415,852,106,170.00元;在上交所公开交易的房地产业股票共计58支(包括6支B股股票),上市房企共计53家,市价总值537,406,516,823.00元。 (二)破产纾困情况 根据《202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白皮书》,2023年共收录括行政处罚、失信被执行、经营异常、欠税、严重违法失信、重大税收违法等不良信用信息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各类不良信用信息共计 26 余万条,涉及房企共计30,234家,同比2022年增长17.40%。 经查询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以及第三方平台等信息,截至2024年4月23日,全国法院范围内房企破产审查案件共计13,467件,破产受理案件共计3,302件,其中破产清算案件2,236件、重整案件935件、和解案件61件、预重整案件70件。仅2023年年度而言,全国法院范围内房企破产审查案件共计2,787件,破产受理案件共计530件,其中破产清算案件401件、重整案件98件、和解案件7件、预重整案件24件,与2022年房企破产案件数量基本持平。
二、政策现状:关于支持房企融资的政策概览
2021年2月25日,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法院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和保障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依法履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依法设立不良资产处置基金,参与企业重整。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不良资产处置基金等各类基金在破产程序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重整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2021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支持和服务,重点支持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出险和困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优质项目等。 2022年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等。 2023年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的通知》,对于《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有关政策有适用期限的,将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 此外,自2022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有关部门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中,均多次提到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并要求金融机构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AMC参与房企重整投资提供了充足的政策依据及指导。
三、小结
我国存续的房企数量较高,近年来出现不良信用信息以及进入破产程序的房企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房企债权债务危机与经营困境日益显现,国家有关部门已通过不断出台相应政策文件助力房企融资纾困。同时,AMC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现已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政策,并尝试以多种方式参与房企重整投资。
